播种春天的希望, 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,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全面营造植绿、爱绿、护绿的氛围,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绿化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植树造林,正当其时。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贯彻落实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建设,全面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,3月12日,促进会党支部线上线下组织开展以“绿色行动·社科普及3.12植树节播种春天的希望”为主题的义务植树VR党建宣传学习服务活动。
坚持党建引领结对共建,开展植树宣传科普活动,努力营造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,举办线上线下观看视频以及开展宣传科普服务等多种方式,倡议群众共同做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、推动者,有效增强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,让“全民造绿”氛围更加浓厚。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服务,让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大家纷纷表示,接下来将持续深入贯彻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以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,加强社会面宣传发动,带动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绿美建设中来,促进全民“爱绿、植绿、护绿、兴绿”,加速构建绿美城市,为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引擎,助推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。
【绿色行动·社科普及】3.12植树节,你知道它的由来吗?
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以宣传保护森林,并动员群众参加以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。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,植树周或植树月,总称植树节。
通过这种活动,激发人们爱林,造林的热情,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,促进国土绿化,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,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。植树节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。
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(3月12日),1979年2月23日,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,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,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,绿化祖国,改善环境,造福子孙后代。
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。
19世纪以前,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,树木稀少,大风一起,黄沙漫天,人民深受其苦。1872年,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·斯特林·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,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。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,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。这一决定做出后,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。此后的16年间,又先后植树6亿棵,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。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,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,并放假一天。
在美国,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,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。但是每年4、5月间,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。例如,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,并放假一天。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,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。每当植树节到来,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,投入植树活动。据统计。美国有1/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,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。
01
中国古代植树传统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,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。
韦孝宽(公元508—580年)是西魏、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,京兆杜陵(今西安市东南)人。据《资治通鉴》所载,西魏废帝二年(公元552年),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。自古以来,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,作为标记,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(里程碑)。韦孝宽上任后,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,劳民伤财,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,用以取代土台。这一作法,无疑是造福桑梓,减轻家乡百姓负担、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。
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,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,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,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,被确定为市树。
02
中国植树节由来(1)1915年7月,在孙中山的倡议下,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,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,指定地点,选择树种,全国各级政府,机关,学校如期参加,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。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,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。
(2)1925年3月12日,孙中山先生逝世。1928年,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,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。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把他逝世的那天,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。
(3)1979年,在邓小平提议下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。
1981年12月13日,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《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》。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。从此,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。
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总则中规定:“植树造林、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”,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。